最近国际金价又让人眼前一亮。自4月下旬冲上3500美元/盎司后,虽然金价在3200到3478美元之间晃悠了几个月,但8月7日亚洲时段,一根大阳线直接把纽约黄金期货拉到了3470美元/盎司,单日上涨34美元。这一下子把投资者的心都提了起来:难道新高又要来了?

这波金价回升,说到底还是美国经济数据“不给力”闹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不仅创下9个月新低,还顺带把前两个月的数据也给下修了25.8万人。市场瞬间风向大变,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从45%飙到92.4%,有投行甚至喊出10月一次性降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一时间,“今年美联储会不会来个三连降?”成了华尔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其实,从4月底开始,影响黄金的大利好因素基本被市场消化得差不多,比如美国关税政策、地缘局势紧张、美元走弱等都已进入平稳期。但只要美国经济数据一“掉链子”,尤其是就业和消费疲软、通胀温和,这些都给美联储宽松政策提供理由,也让黄金找到了继续上涨的新动力。

说白了,美国二季度GDP虽然环比涨3%,但主要靠进口收缩扭转净出口赤字;服务业PMI只有50.1,就业指数更是跌到疫情以来最低之一。居民花钱意愿下降,存款率还在往下掉,这说明老百姓对未来没啥信心,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不宽松谁敢保证不出事?所以大家才纷纷押注美联储加快降息步伐。

除了经济层面,人事变动也是搅动市场的一条暗线。特朗普对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可谓“爱恨交加”,嘴上不停放风要换人,但法律程序复杂,他现在还真做不到。不过明年5月份鲍威尔任期就满,到时候特朗普如果再度入主白宫,大概率会挑一个支持自己想法的新主席,把鸽派阵营坐实。如果真换人,美联储或许真的会踩油门式地开启大幅度降息,到时候全球金融市场恐怕得重新洗牌。

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国际金价还能不能突破历史新高?答案并没有绝对。有分析师认为,如果美国就业持续疲软、美债流动性吃紧、美指持续贬值,那黄金很可能水涨船高。但也有观点提醒,一旦全球风险缓解或者经济反弹超预期,高盛预测2025年底3700美元/盎司,而摩根大通则保守看3200-3300区间,可见分歧巨大。

面对这样的行情,有几个建议值得普通投资者参考:

1. 别光看新闻头条,要学会跟踪核心指标,比如非农就业、CPI/PCE通胀和央行购金节奏。

2. 不要孤注一掷押重仓,多元配置资产才是真正抗风险之道。

3. 关注政策变化与权力博弈,因为背后的政治力量常常决定金融方向。

4. 如果你不是专业交易员,不妨定投一点点优质ETF或者实物类产品,把握长期趋势而不是追逐短线刺激。

最后小编想问:当全世界都在为下一次“大放水”欢呼雀跃时,你是否思考过——如果利率真的一路向下,我们的钱包还能挺多久?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