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大鱼”了!俄导弹从天而降,泽连斯基开始下令,美英选边站
8月6日,普京和来访的美国特使威特科夫聊了大概三小时,整个会面主要是为了调解俄乌局势。说到日期,8月8日可是个关键点,那天就是美国对俄乌提出停火的最后期限,要是不达成停火协议,接下来就会对俄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不过,5日那天,特朗普又换了说法,表示,美方会等到美俄会谈以后,再决定针对“俄乌未按时达成协议”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这意思是,这次威特科夫去俄国见普京的结果,肯定会对俄乌局势以及美俄关系的未来产生直接的影响。
目前,普京和维特科夫的会面细节还没有公开,但美俄双方都对这次会谈表达了积极的看法,觉得这是一次“有建设性的交流”。
就在这般情况下,俄乌局势又出了三件值得留意的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说俄军打出了“大鱼”,是不是?他们展开“斩首行动”,把乌军的指挥所给炸了。
6号,俄国防部说,俄“北部”集团的图拉近卫兵团发射导弹,专门针对乌梅地区林地里的一个乌军指挥所进行“点对点”的打击,导弹从天上飞下去,命中目标,带来了几名乌克兰军官的伤亡。
俄方还说,乌克兰军队正在苏梅州和俄国边境附近搭建缓冲地带,这次攻击让乌军的指挥系统“彻底崩溃”。
目前,乌方还没有发出任何回应。
得提醒一下,库尔斯克之战一结束,俄方宣称掌握全部控制权后,就开始从库尔斯克方向向乌克兰境内推进,主要瞄准的还是苏梅州。
一旦俄乌冲突爆发,苏梅州就变成乌军的重要后勤支点之一,一旦落入俄方手里,乌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处境也会变得很困难。
再说,苏梅州和基辅邻近,要是苏梅州被俄军攻占的话,接下来很可能就会逼近基辅城,下场对乌克兰来说难免更糟糕。
得提醒一句,这次俄军对乌军指挥所的打击,可能会对乌军构筑防线造成一定影响。而且,眼下俄军还在乌东地区不断推进,距离苏梅州的俄军逐渐靠近,等着他们会合,一旦那样,乌军的局势就会变得更为紧张,压力也会更大。
特别是,6号,俄军就宣布,俄“东部”集体军的部队已经掌控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因瓦尔斯基村庄。
可见,俄乌谈判陷入困境的时候,虽然美国插一脚,努力推动停火,但俄军也在战场上发力,试图打破僵局。
毕竟,谈判桌实际上也是战场对抗的延续,很多时候,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难以争取到。而谁在战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往往就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在俄乌正式宣布停火之前,战场上可能还会再掀起一波激烈的冲突。
就在俄军不断发起攻势的同时,乌克兰这边也有了些新动作,显得挺引人注意的。
第二件事,泽连斯基开始下达指令,乌军或许又准备搞点大动作了?
7日,泽连斯基说,听完乌安全局长马柳克的汇报后,他打算批复乌安全局特种部队的特别行动方案,这里面还包括对俄展开新一轮远程打击。
关于行动的具体细节,泽连斯基以“保密”为由,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得提醒一句,几天前,泽连斯基还提到乌克兰已经“非常接近”拥有可以攻击俄境内目标的弹道导弹系统,而且这套系统是乌克兰自己研发的。
7号,美国国务院表示,已经批准了一项大约2亿美元的对乌军支援计划,里面包括向乌克兰提供M777榴弹炮的装备和维修服务,还有人员培训啥的。
也就是说,乌克兰很快就能 get 一批新武器,这里面还包括远程的那些东西。等到这些装备到位后,它们就成了乌军攻击俄本土目标的主要力量啦。
不得不提的是,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多次对俄本土发起大规模打击,曾让俄方损失惨重。如果乌军拿到新的远程打击武器,俄本土遭遇袭击的次数和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还有一说,特朗普最近还宣布了一个新招:让北约成员国出钱买武器给美国,然后用来支援乌克兰。这招一出,不仅可以减轻美国的财政负担,还省去了繁琐的审批流程,看起来挺机灵的。
荷兰在6号就宣布了一个新方案,要通过援乌新机制,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亿欧元的美制武器,其中还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部分装备。
由此可见,荷兰带头行动之后,其他北约国家肯定也会紧随其后。等到这套新援乌措施开始大规模展开,俄乌局势很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谈判局面也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除了俄乌战事不断加剧之外,美西方对俄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强。
第三件事儿,美英都蠢蠢欲动,会不会把俄“影子舰队”作为下手目标呢?
6号,美联社报道说,美国正考虑对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施加额外的制裁。这个“影子舰队”其实是指,西方怀疑俄罗斯在利用一些商业船只偷偷出口石油,以规避西方的制裁措施。
简单说吧,俄“影子舰队”其实就是俄罗斯那些油轮船队,主要跟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买卖有关。
而且,跟美国那边的“打算搞制裁”相比,英国的想法看起来更为冒险一些。
日前,俄对外情报局透露,英国正试图劝说北约伙伴们对俄“影子舰队”搞点动作,比如军事包围或者击打那些运俄油的船只。对此,俄方警告说,要是真动手了,俄军会给予严厉的反击。
没得说,最近美国一直在给印度施压力,叫他们别再进口俄国的石油,要不然就对印度搞关税制裁,算是惩罚。这一招一出,让美印关系变得挺紧张。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