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覆灭后,溥仪7个妹妹去哪了?有的嫁贵族守旧制,有的嫁平民搞教育
清朝覆灭之际,溥仪的七个姐妹分别嫁给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男子,而众多皇室后裔则不幸沦为了戏班中的艺人。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清王朝覆灭之后,我无法再在皇宫里自封为皇帝,随后便在战犯管理所中接受了教育,逐渐转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并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谈及溥仪,人们普遍以为他独自经历了从贵族身份跌落至平民的转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封建时代,一位皇帝怎么可能仅有一个子女呢?溥仪并非孤身一人,他身边有七个妹妹相伴,这些妹妹同样需要经历身份的更迭,如同他一般。
清朝覆灭之际,身为长兄的溥仪理应承担起对妹妹们的责任,因此便为她们筹划了婚嫁事宜。然而命运各异,七个女孩各自拥有不同的命途,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作为曾经的贵族后裔,她们又各自经历了何种遭遇呢?
“适应新身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紧接着,在2月12日,袁世凯迫使末代皇帝溥仪发布退位令。这一事件标志着清朝的终结,同时也宣告了我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彻底结束。
清朝覆灭之际,溥仪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最后一位皇帝,随后他直接搬离了皇宫。此后,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经历了思想上的洗礼和劳动的锻炼。出狱后,他已彻底转变,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
与他处境相同的诸多满清贵族,同样经历了从贵族地位跌落至平民的变迁。,其中最让他最为挂念的就是他的7个妹妹,曾经清王朝的格格。
作为长兄,溥仪也为妹妹们提前挑选了合适的对象,期盼她们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并非易事。
溥仪的第一个妹妹,名为韫媖,身份尊贵,被誉为大清的“长公主”,她降临于1908年8月9日,恰逢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离世,为了稳固朝政,朝廷便将溥仪扶上了皇位。
所以,自从韫媖记事起,溥仪就担任着皇帝的职位,然而他的皇帝身份却并无实权,因为年纪尚幼,实际上是由摄政王在幕后掌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清王朝已经陷入了一种勉强维持的状态。到了韫媖三岁那年,溥仪失去了皇位,被软禁在皇宫之中,而韫媖则居住在醇王府,此后日子便这样日复一日地过去了。
在那个民国年代,尽管时过境迁,封建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在旁人看来,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依旧享有尊贵的地位,仍被视为高贵的存在。于是,当韫媖步入适婚之年,京城诸多豪门望族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她,期盼能将她迎娶入门。
溥仪对于妹妹的婚事同样十分看重,因此他特意在那些声名显赫的豪门望族中寻觅合适人选,鉴于妹妹的身份是“格格”,对方的家世地位也必须相当显赫。经过一番挑选,他最终决定选择自己的妻子的弟弟,即婉容的胞弟润良。
润良出身显赫,堪称皇室宗亲,因而理所当然地与韫媖的贵籍相匹配。在这门亲事上,韫媖并无异议,而润良亦深感欣慰。韫媖不仅地位崇高,且容貌出众,举止得体,学识渊博,因此润良迅速与她结为连理,迎娶了这位尊贵的“格格”。
尽管当时“格格”仅是一个称号,润良仍旧依照过往格格的礼仪为韫媖筹备了一场隆重的婚宴,使得整个京城为之轰动。按常理推断,韫媖的婚后生活理应美满,然而,不幸之事最终还是降临了。
“命运多舛”
溥仪拥有七个妹妹,清王朝的覆灭让她们的生活急剧下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即便溥仪心中渴望为妹妹们找到好的归宿,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他的妹妹们大多经历了坎坷的命运。
韫媖加入润良家后,也算是衣食无忧,但是没过多久,韫媖不幸患上了急性阑尾炎,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病症实际上并不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京城,众多医疗机构均可提供治疗服务,润良本有意带她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然而此举却受到了醇亲王的坚决抵制。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依旧深受封建观念的束缚,醇亲王更是视韫媖身份为尊贵无比,绝不允许他人随意侵犯。韫媖的病情因此被延误,短短两年间,她便离开了人世,而那时她年仅17岁。
溥仪的第二个妹妹名为韫和1911年诞生,她自幼便充满活力,对众多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她的身份限制,她只能一直居住在王府之中,无法像其他孩童那样尽情地嬉戏。
自她记事起,身边便簇拥着一众乳母与仆役,他们对她无不恭敬有加,这让她觉得生活颇为单调,然而她却无法外出。
韫自幼深受封建观念的熏陶,因此在她成年后,面对溥仪为她所定的婚事,她不敢有所违抗。溥仪打算将这位女子嫁给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然而她内心深处并不情愿,但又慑于权势,不敢有所违抗,最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桩婚约。
郑广元这边,虽然受到了先进思想的熏陶,渴望通过自由恋爱来组建家庭,然而,他最终还是未能说服家人,最终只能迎娶了那位曾经的“格格”。这一结果,无论如何,都是他始料未及的。
婚后的他们发现彼此拥有众多共同话题,相处得相当融洽,这一点是他们事先未曾料到的。随后,他们还携手踏上了出国留学的旅程,见识了众多新奇的事物。如今,韫和不再仅仅是王府中的闺秀,她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不久之后,因特殊状况,韫和无奈之下再次开始了东奔西走、沿途乞讨的艰难生活。所幸,在新中国政府的援助下,她的爱人得以成为文史馆的一员,而她则在一所幼儿园工作。在人生的暮年,她的生活还算得上是颇为安宁。到了2001年,韫和走完了她91年的生命旅程。
溥仪的第三个妹妹,名为韫颖,1913年诞生,她们姐妹中她最为出众,如同她的两位姐姐,韫颖在王府中长大,接受了封建王室的教养,同样被限制在王府内不能外出嬉戏,而她成年后的婚事,则完全由她的兄长溥仪一手安排。
溥仪给韫颖选的人家也是婉容的家,其是婉容的弟弟,名为润麒他们并非彼此陌生,实际上自幼便相识,正如人们常说的,他们是青梅竹马,彼此之间早已熟悉到无以复加。
润麒作为婉容的胞弟,频繁往来于王府之中,与韫颖嬉戏玩耍,或许在情窦初开之际,他们便对彼此产生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所以在谈婚论嫁时,一听是对方,都表示同意。实际上,润麒一家早已对韫颖心生青睐,甚至在溥仪尚未提及此事之前,润麒的母亲便主动提出希望迎娶韫颖。
他们很快便结为连理,基于深厚的感情,他们的婚姻生活同样充满了甜蜜。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人各有命”
溥仪的前三位妹妹的经历已经充满坎坷,那么他接下来的四位妹妹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润麒始终紧随溥仪左右,因此婚后他们亦步亦趋地跟随溥仪。然而,随着日本战败,他们不幸失散,韫颖不得不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踏上逃亡之路。为了抚养子女,她不得不开始摆摊谋生,过着艰辛的日子。
四年后,韫颖带着孩子重返了北京,随后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生活状况得到了显著提升。到了1992年,韫颖不幸离世,享年79载。
溥仪的第四个妹妹,名为韫娴,长大之后被溥仪嫁给了同为满清贵族的赵琪璠。
赵琪璠,曾远赴日本深造,才华横溢,此后始终追随溥仪左右。溥仪对其才华深表认可,因此将韫娴许配给了他。
韫娴对哥哥安排的婚事并无异议,因此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的感情尚可,然而遗憾的是,后来加入国民党的赵琪璠,在1945年的时候去了台岛,一走就是34年韫娴因哮喘困扰,遂与两个子女留在了国内。起初,他们以为不久便能重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赵琪璠离去后,韫娴的日子变得异常艰难。幸运的是,她最终获得了政府的援助,生活状况得以改善。随后,她加入了一家国有企业,从此生活变得稳定。
夫妻俩重逢时,均已满头白发,对于这漫长的别离,他们心中仍旧难以抚平。
溥仪第五个妹妹,名为韫馨,1917年诞生,自幼便记得自己有一位“皇帝哥哥”,即便溥仪退位之后,家族成员依旧尊称他为“皇上”,韫馨亦然,直至她在战犯管理所与溥仪重逢,方才唤他一声“大哥”。
韫馨到了适婚年龄之后,就与清朝遗老之子万嘉熙成亲了,两人是被其他人撮合在一起的,婚后夫妻俩的生活过的也还算不错,韫馨还和丈夫一起出国留学。然而,不久之后,由于某些特殊状况,这对夫妇不得不分道扬镳,韫馨便带着她的孩子流离失所,最终来到了东北。
解放后,韫馨肩负起养育子女、维持生计的重任,于是她选择了从事缝纫和记账等琐碎的工作。随后,她又转型成为了一名翻译,最终完全融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那个曾经的“格格”形象已不复存在。
溥仪的第六个妹妹,名为韫娱1919年出生,她天资聪颖,自幼便对绘画情有独钟。后来,她与一位名叫王爱兰这位人士,乃清朝大臣完颜崇厚的子孙。起初,韫娱对与一位素未相识之人结为连理并无意愿,然而,面对家人的“劝说”,她最终不得不同意了这门婚事。
王爱兰在绘画领域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两人婚后能够分享许多共鸣的话题,这极大地促进了他们感情的迅速升温。他们不仅是伴侣,更是彼此的知音,彼此间充满了深厚的恩爱与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二人均加入了北京画院,继续如同往昔般相互扶持,携手走过了漫长的人生旅程。
溥仪的第七个妹妹,名为韫欢她原名金志坚,1921年出生,与她的姐姐相较,她与溥仪的见面机会极为稀少,以至于在后来的重逢中,溥仪竟然未能认出她这位年幼的小妹妹。
韫欢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她后来全身心投入于文学研究,长期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后,她更是取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便在公立学校担任了教师一职。
韫欢的婚姻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她通过朋友的介绍,邂逅了她的另一半。乔宏志乔宏志同样是一位深怀教育情怀的人,他与她志趣相投,不久便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她是众多手足中率先投身革命事业的一员,同时也是首位与汉族百姓结为连理的人。
两人婚后过的很是安稳幸福,携手走完了后面几十年的人生。
2004年,韫欢在北京不幸离世,成为了清朝皇室中最后一位驾鹤西去的“格格”。
其实,现在拥有满清皇室血脉的人也是存在的,那英、吴京、佟大为、关晓彤等知名人士,如今他们已回归平凡,各自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
各位看到这里,如果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