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禾睦蔬院”二期“同心园”,崭新标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62块整齐的菜圃郁郁葱葱,几位居民弯腰侍弄着自家认领的蔬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片曾令的荒地,如今成了平湖街道虚拟社区版图上亮眼的“绿宝石”,构建起都市田园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绿美平湖新范式,为超大型城市生态空间再造提供了鲜活样本。

过去,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垃圾散落、甚至偶有蛇虫出没的荒地,存在安全隐患。然而,平湖街道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问题,并抓住“百千万工程”机遇,结合“绿美平湖”生态建设,以“党建+统战+百千万工程+绿美”赋能基层治理创新,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启动了虚拟社区“禾睦蔬院”计划。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5年四月,禾睦蔬院1.0版在虚拟社区平台初绽新绿,借力数字化手段激活社区“绿色细胞”;7月,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开展绿美平湖禾睦蔬院二期“同心园”揭牌仪式暨“七一”党员科普种植活动。禾睦蔬院2.0版本“同心园”破茧而出,成为平湖街道虚拟社区平台上结出的重量级果实,也是“党建 + 绿美”赋能基层治理的鲜活实践。

据介绍,“禾睦蔬院”2.0“同心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划分为62块共享菜地,采用“居民认领+规范种植”的模式运行。社区居民通过抽签方式获得种植资格,并与社区签订种植协议,承诺规范耕种,杜绝违规喷洒农药等行为,确保菜园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比一期项目,“禾睦蔬院”2.0“同心园”在硬件设施和管理模式上均进行了优化升级。完善灌溉系统:将废旧变电站基座改造成为蓄水池,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日常灌溉用水;并接入附近商户日常用水,在蓄水池缺水的情况下,仍能维持供水。配置工具用房:对废弃电房进行简单的空间改造,为居民提供工具存放服务,方便居民日常种植管理。增设座椅、遮阳伞等休闲休憩区,让居民在劳作之余可放松交流,增强邻里互动。依托“虚拟社区”平台进行数字化管理,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空间内涵更丰富:汇聚了农作物、花卉和绿植,绿色空间内涵丰富、舒适宜人。

“禾睦蔬院”2.0“同心园”早已超越菜园的单一功能,成为社区情感与治理的枢纽,变为井然有序、科技加持的现代田园。邻里在互换成果中熟络,在协作种植中凝聚。“走进小菜园,探索大自然”儿童科普活动中,孩子们在泥土芬芳里感受生命奇迹;文明种植公约宣传与环境整治行动,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居民不仅认领菜地、互相监督,更积极响应“绿色捐献”倡议,捐出旧花盆与绿植,装点菜园,传递共享温情。一位种菜多年的居民感慨:“以前自己闷头种,现在菜有人教,水不用扛,收成还能换花样,邻里见面聊的都是种菜心得,社区更像个大家庭了!”

从无人问津的荒芜之地到居民珍视的绿色客厅,“禾睦蔬院”2.0“同心园”的升级,是闲置资源焕活重生的生态样本,更是“党建统领、多元共治、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新路的成功探索。它以虚拟社区为支点,撬动了资源聚合、社群互动与生态自觉的深层变革,为绿美广东的宏图,增添了一抹来自平湖的生动亮色。

(刘立庆通讯员:韩燕敏、戴晖晖、于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