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试点资金撬动农村养老变革 互助模式能否破局?
中央财政砸下2.96亿在59个县试水新型养老模式。
这笔钱摊到1.2亿农村老人头上,每人还买不起一斤盐。
但重点根本不在于直接发钱。59个试点地区正在搞一场养老革命。邻里互助这种土办法,突然被官方盖章认证了。
保滩街道的郑九超每天给病重的郑培考送饭。
这种“小老人帮老老人”的场景,正在江苏涟水县遍地开花。
村委会牵头的志愿队,把巡访独居老人写进了工作日程。广西木堂村的廖彦松更绝。
他包办了84岁覃日秀的柴米油盐,连养老认证都代劳。这种“跑腿式养老”在30多个村镇复制,用的是当地浓厚的孝老文化打底。
安徽金寨玩出了新花样。网格化管理+智慧终端,给散居老人织了张数字守护网。
送餐员周厚存每天骑车送饭,自己花两块钱就能在养老食堂蹭饭。钱到底怎么花?
湖北潘家湾镇搞了个百人养老中心,菜园作坊俱全。
贵州习水的李德全说,坝坝舞比独居强多了。这些试点证明,3亿资金更像种子钱。问题来了:每月200元养老金的老人们,真能靠互助熬过寒冬吗?
子女外出打工的空巢家庭,志愿者能填上亲情缺口?淮南潘集区的积分超市是个妙招。帮扶能换生活用品,这招把留守妇女都动员起来了。
但长期靠爱心发电,能撑多久?数据显示全国有14.5万个农村互助点。
但比起1.6万敬老院168万张床位,仍是杯水车薪。
三级养老网络说要覆盖县乡村,现在连乡镇卫生院的床位都没改完。未来三天,湖南茶亭镇要搞书法班,山东保滩街道要查用电安全。这些细碎服务,拼起来就是中国式养老的出路。
您村有独居老人饿着肚子等帮扶吗?见过拿积分换酱油的养老新招吗?评论区聊聊。
政策虽好,落地还得靠乡亲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