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亚洲杯大惊喜!新西兰成黑马,湖人旧将莫哈维 - 金场均 18.5 分,带队逆转进四强!
比赛还剩7分21秒,新西兰落后22分。 几乎所有人都把晋级票投给黎巴嫩了。 几乎所有人——除了莫哈韦·金。 这个23岁、被湖人选中却从未踏上NBA球场的年轻人,此刻像疯子一样撕咬着黎巴嫩的防线。
突破分球给队长达林暴扣,急停中投追到1分差距,最后3分11秒那记干拔三分——唰! 球进哨响,新西兰板凳席炸了锅。
90-86,本届亚洲杯最离谱的逆转诞生了。 而那个缔造奇迹的后卫,正用毛巾擦着汗,仿佛只是完成一次日常训练。
4战亚洲杯,莫哈韦·金场均18.5分的数据或许并不惊人。 但当你看到他的效率时——54%的整体命中率,45%的三分命中率——就像在野球场遇见职业球员降维打击。
更致命的是他的“关键球饥饿感”:对黎巴嫩一役,他上半场0分入账,下半场却连轰15分,最后4次出手全部命中。
赛后技术统计显示,他在第四节每次突破都制造了得分机会,要么自己终结,要么吸引包夹后精准找到队友。
“我从没怀疑过金的手感,”新西兰主帅佩罗尼赛后甩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即便他第一节投出三不沾的时候。
这话不假。 首节比赛,新西兰全队三分11投0中,黎巴嫩观众席的欢呼快掀翻球馆顶棚。 但金完全不受影响。
第二节他故意放弃外线投篮,改用连续4次强行突破,硬生生造了黎巴嫩核心阿拉基两次犯规。 当阿拉基被迫下场时,黎巴嫩的进攻齿轮瞬间卡壳。
事实上,金的技术特质像极了老派球星。 1米96的身高在现代篮球后卫线上并不出众,可他总能在挡拆中找到一丝空隙。
对阵黎巴嫩第四节那记锁定胜局的跳投:他在右侧45度借挡拆横移半步,赶在对手封堵前0.3秒出手。 慢镜头回放显示,篮球几乎擦着防守球员指尖飞进篮筐。
“这就是他的可怕之处,”现场解说员惊呼,“不需要绝对速度,只靠节奏和手感杀人。 ”金的故事本身带着戏剧性。
2023年NBA选秀大会,湖人用47号签摘下他时,球探报告写着“优质3D潜力股”。 然而签约权被当作交易筹码送往步行者,今年6月又被打包送到鹈鹕。
当新西兰记者赛后问他“想向NBA证明什么”时,金咧嘴一笑:“我在NBL砍43分那晚就想明白了——得分能力不需要NBA认可。”
真正点燃新西兰的不仅是金。 这场22分逆转背后,藏着一个更恐怖的团队方程式:队长达林独砍18分9篮板4助攻的全能表现,中锋科雷拿下14分7篮板,替补后卫兰奇关键时刻连中两记空位三分。
正是这种多点开花的特质,让新西兰场均轰出100.5分的赛会第一火力。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逆转战中新西兰送出的18次助攻里,有7次来自最后6分钟,所有人都在无私传导。
不过黎巴嫩也暴露了新西兰的软肋。 首节被打出20分差距,源于新西兰过于依赖外线投射。 当三分失准时,他们阵地战显得笨拙而混乱。
更值得警惕的是体能危机——最后一节黎巴嫩多次突入禁区得手,暴露出新西兰在高压对抗下的护框短板。
现在压力甩到了中国男篮这边。 半决赛对阵新西兰已成定局,如何锁死莫哈韦·金成为头号课题。
从技术特点看,金最擅长的挡拆后跳投占比达42%,而中国队的外线防守恰恰最怕这类能突善投的球员。 国际篮联官网的数据分析指出,中国队必须在金启动挡拆时实施双人夹击,迫使他提前出球。
另一个破局关键在篮板争夺。 黎巴嫩中锋劳森单场抢下13个篮板,其中5个前场篮板直接转化为二次进攻。
中国队的胡金秋目前场均16.7分9.6篮板,他的篮板保护将是遏制新西兰快攻的生命线。 当黎巴嫩最后时刻连续丢掉后场篮板时,新西兰正是抓住这点完成致命一击。
历史数据正透露出微妙信号。 过去五年中澳交手3次,新西兰保持全胜战绩,场均净胜分7.3分。 但本届中国队展示出截然不同的防守韧性:
四分之一决赛对阵韩国时,他们将对手三分命中率压制到12.5%。 特别第三节那波17-0冲击波,靠的正是赵睿、崔永熙等人疯狗式的外线压迫。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X因素。 新西兰血拼45分钟完成惊天逆转,而中国队拥有整整4天的休整时间。
当新西兰队员在更衣室用冰袋敷膝盖时,中国男篮正在训练场加练底角三分战术。 体能储备的此消彼长,可能成为撕开战局的隐形利刃。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