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最近的表现可以说让不少人跌破了眼镜。就在大家还在为各种利空消息忧心忡忡时,上证指数已经悄然逼近历史新高,只差两点就能突破。这种“你越不看好,我越涨给你看”的行情,让不少老股民直呼摸不着头脑。难道这次真的要复制2020年的那波牛市了吗?我们不妨来细细剖析一下当前的市场局势,看看普通投资者到底该怎么应对。

先来说说目前的大环境。美股连创新高,中概股也跟着水涨船高,外围资金明显更青睐于权益类资产,而原油等大宗商品则出现冲高回落迹象,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全球资金正在重新定价风险和收益。而且,美国降息预期不断升温,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直接突破前期高点。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本轮上涨并没有权重板块的大幅助力。白酒、银行、证券、保险、地产这些“扛把子”行业基本都按兵不动,对指数形成了明显压制。所以即便上证指数离新高只差临门一脚,但加速拉升的浪潮还没真正到来。这种状态下,仓位一定不能太激进,但也绝不能空仓踏空——毕竟震荡向上的慢牛行情往往最考验耐心和定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个股炒作异常活跃,不少中小盘科技题材频频异军突起。但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以为科技就是短线暴涨,其实本轮核心还是科技蓝筹慢牛,中小盘更多是短线博弈。如果盲目追逐热点,很容易被收割。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每天追涨杀跌,不如稳扎稳打布局优质赛道龙头,把握住大趋势才是王道。

回顾2020年那波走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时也是在大家情绪低迷的时候,大盘缓步攀升,一直到券商板块突然发力,加速拉升几百点之后才宣告阶段性见顶。而现在,无论从成交量还是舆论热度来看,都还远未到全民亢奋的时候,新手散户更是鲜见入场。这说明主力机构依然掌控节奏,在外资和国家队等长线资金没有集体抱团之前,大概率不会出现失控式疯牛,更像是一场精致而持久的攻坚战。

当然,也有人担心2万亿融资融券余额会成为隐患。但如果结合历史数据来看,每次反弹都会带来杠杆资金增加,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旦出现急跌,多半只是洗盘动作,并非系统性风险爆发。因此,比起担忧这些技术层面的杂音,还不如关注那些尚未启动但基本面扎实的大蓝筹,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下一波领跑先锋。

既然如此,该怎么操作呢?建议广大投资者保持合理仓位配置,可以适当增配一些优质ETF或者行业龙头基金,同时留意权重板块何时启动信号。一旦看到金融地产等传统巨头放量上攻,那极有可能就是加速浪来临的重要标志。此外,对于手里持有中小创个股的人,要学会分批止盈落袋为安,不贪最后一口肉,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高手所为。

最后小编想问:当所有人都悲观地等待所谓“大调整”时,你是否意识到机会已经悄然而至?面对这轮令人捉摸不透的新慢牛,你准备好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迎接它,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