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0年6月25日,肃穆庄严的北京城,街道之上无数报童高喊:

号外!号外!朝鲜战争爆发了。

炎夏时节,无数百姓皆驻足围观!

于此同时,中南海中有一个人也在不断关注战况的发展,那就是日理万机的毛泽东。

长久的习惯让毛主席每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阅览当天报纸,关注国家大事。

久战方定的中国,在那个时候其实经不起战争的继续,深谙历史的毛泽东也知道这一点,由此才有在五月举办的,七届三中全会和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对于全国的号召。

他号召全国人民,要为国民财政的好转而奋斗,并进一步提出:

人民解放军应在1950年复员一部分,回乡安心生产。

可谁曾想,话音落定不过月余,朝鲜就爆发了战争,随后美国武装干涉,进而将军舰开入了台湾海峡,直接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面对这样的时局,毛泽东在6月28日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 次会议时,在中南海怀仁堂用气势磅礴的话语明确指出了新中国的态度。

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管,亚洲事务应由亚洲人民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和坚决的反抗。杜鲁门在今年1 月5 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美国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帝国主义面目,这对于中国和亚洲人民很有教益,美国对朝鲜、菲律宾、越南等国内政的干涉,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全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都将站在被侵略者方面,而决不会站在美帝国主义方面。他们将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主义是外强中干的,因为它没有人民的支持。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这话说完,所有人倍感鼓舞,紧接着周恩来也在同日对美国发出了严正声明:

我现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声明:

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同时,“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毛主席周总理的这番话语,阐明了中国的态度同时,也给世界传递出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不畏战争的决心和勇气。

但,所有的决心和勇气,都需要筹谋在前。

随后不久,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成员多次开会,决定国内恢复经济工作不变的情况下,在全国开展“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并开始做必要的军事和外交准备。

1950年7月07日,在毛泽东提议下,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颐年堂召集朱德总司令、聂荣臻总参谋长以及林彪、罗荣恒等人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组建以13兵团为主的东北边防军。

1950年7月10日,周恩来又召开第二次会议,进一步讨论的东北边防问题。

1950年7 月13日,毛主席批准了中央军委作出的《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随即,以13兵团及所属第38、39、40军和驻扎齐齐哈尔从事农业生产的第42军,以及炮兵第1 、2 、8 师等部队,合计25万人组成的中国东北边防军正式成立。

1950年7 月19日,任命韩先楚为13兵团副司令员。

1950年7 月23日,经毛泽东批准,军委决定,由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指挥东北边防军并统一供应。

1950年8 月上旬,任命洪学智为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在准备好以上一切事宜之后,朝鲜战场的形势也在步步变化!

八月中旬时,朝鲜人民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兵峰直抵釜山,眼看就要光复全境。朝鲜战场人民军形势一片大好,但毛主席依旧没有掉以轻心,反而长期在军事地图前苦苦思索。

思索完了之后,毛主席请了总参作战部长雷英夫上图表资料到菊香书屋面谈,这场关于朝鲜战局的对话,足以载入史册。

毛泽东问:小雷,听说你们对朝鲜战争的形势有重要看法,就谈谈吧。

看到主席发问,雷英夫打开地图,通过分析战局,诠释了美军在仁川进行登陆战的可能。

听完雷英夫发言,毛主席点头说道:

这些判断很有道理,很重要。朝鲜人民军想逮战速决,把李承晚和美国人赶下海,现在看来很快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

随后毛主席话锋一转,又问了一个问题:麦克阿瑟是什么性格?

雷英夫回答:很倔,是倔老头,好战分子。

毛泽东听完爽朗地笑说:好,他越好战,越倔,对我们越有利。

随后毛主席又问:你们对战局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

雷英夫就将总参谋部所有人集思广益、互相争论、才得出结果的情况汇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完鼓励地说:这个办法好,解放思想,对抗作业,这就是辩证法。你们的意见提得及时,很好。

在和雷英夫等人交流之后,毛主席立马跟周总理商量,下达了三项紧急举措。

一、命令东北边防军务必于9月底完成作战准备; 二、将中国对战情的判断尽快通知朝鲜和苏联; 三、总参谋部和外交部密切注视朝鲜战情变化,随时报告。

并委托周总理在8月26日,召开一次国防会议后,通报情况给各个有关领导人。

然后,各地驻军开始紧急调动!

东北地区,宋时轮第9 兵团,西北地区杨得志、李志民的第19兵团分别集结在津浦、陇海两铁路线周边,作为东北边防军的二线部队,准备出征。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也加强了戒备,以防国民党军登陆突袭。

这一切前期准备,都为后续的出兵埋下了伏笔,也在军事上争取了主动。

虽然我们不愿战,可时不我待的时候,不战亦是不可能的。

事情也果不出主席所料,麦克阿瑟在9月15日完成了战略登陆,而地点就是曾经不断告知朝鲜方面的仁川。

可惜的是,即便获悉了情报,朝鲜人民军依旧着了美军的道。

随后短短半个月,狭长的朝鲜半岛上,美军步步进军,一举打过了三八线,战火不断燃烧到了中国国门。

高达1310架次的美军飞机,持续不断的侵入中国领空,或侦查,或轰炸,行径肆无忌惮。

面对美军的骄狂,在毛主席指示下,周恩来总理在1950年8月27日,30日,9 月24日、27日、30日连续向美国人发出了五次严正警告。

警告之声一次比一次严厉。

可华盛顿对此却依旧置若罔闻,毫无收敛!

时间来到了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上!

那一天,冲天的彩旗配合欢乐的人群,一片节日氛围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上,40万群众共聚一堂,庆祝祖国一周年生日。

随着换了人群而来的,是无数列装整齐的受阅部队。

威武的炮兵出现了,威武的步兵方阵走过了,紧随在后的则是各式各样的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还有坦克部队。

望着这只在战斗中经受无数历练的百战之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感叹地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不但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陆军,还要有一支强大的空军和海军。

是啊,空军海军,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啊!

即便这威武之师的陆军,依旧用的是万国货,这也许就是美国面临接连五次警告,依旧置若罔闻的因由吧。在唯武器论的美国人看来,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武器,在唯战斗精神看来,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的意志。

国庆欢歌褪去之后,入夜的中南海依旧不平静。

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人们,正在听着聂荣臻的通报。

就在国庆当天,南朝鲜李承晚大军越过了三八线,作为联合国军的前哨向北推进。

几乎在越过三八线的同时,麦克阿瑟也给朝鲜人民军下达了最后通牒:

我,联合国军总司令,要求你(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和你指挥的军队,接受由我委派下的军事监督。无论在朝鲜什么地方,立刻放下武器,停止敌对行动。

一场持续整晚的讨论,在这两个消息之后,开始了,会议持续了很久很久!

散会之后的毛主席依旧转战难眠,打还是不打,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这抉择背后,是一个东方大国出生的第一声呐喊。

美帝国主义确实是纸老虎,可这纸老虎头顶上贴着原子弹做护身法宝,左手经济第一,右手军事第一,还有无数盟友。

这样的对手,打还是不打!

那一晚,毛主席连续服用三次安眠药依旧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后,边喝茶边吸烟边思考。

终于,在10月2号凌晨2 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毛主席,给高岗、邓华发去了急电。

1-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动身来京开会。 2-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 3-请邓将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

就此,原本致力于建设新中国经济的宏伟蓝图,因为一场朝鲜半岛的激战而不得不中断,那一天那一刻的毛主席已然下定了出兵朝鲜的决心。

关于毛主席的思考,聂荣臻元帅回忆说:

对打不打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

左思右想的根源,不是毛主席好战,而是美国已经打到了我们的国境线上了,如此状况下,不打怎么办?

发完电报定好决策之后的毛主席,终于入睡了。

浅睡数小时后的10月2日15时,又一场新的会议开始了,接到急电赶来的高岗同志参与了会议。

会议开始前,毛主席先将金日成的求援电报给没有看过的高岗看。

高岗看完之后,参会的领导们,在充分发表各自意见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毛主席。

这群共和国缔造者眼中,充满了对毛主席的信赖,这信赖是数十年革命斗争中不断衍生出来的,是毛主席在各种艰难时刻,不断用改变历史的行动创造出来的。

看着所有同志们的目光,眼睛泛红的毛主席,代表参会的所有人下了一个坚定的决策:

我们决定用志愿军的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出兵的时间定在了1950年10月15日。

在决议出兵之后,毛主席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变动,也特别提出了要做两手准备的战略思想。

毛主席说:既然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

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 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军打起来了,就要做美国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准备,就要准备美国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的准备。

说完这些之后,毛主席继续说道:

这两个问题中,首要问题是中国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军,有效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对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

这是战前毛主席设想的最坏结局和相对好的结局。

随后毛主席又对如何出兵和战略上做出了具体指示:将预先调东北的12个师于10月15日出动,部署到北朝鲜的适当地区。

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除上述12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24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着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

这场会议持续了3日清晨在结束,会后毛主席提议,将中央的决定以他个人的名义电告给苏联的斯大林。

随后辛劳工作数天的毛主席终于在安眠药配合下,沉沉睡去。

会后的周总理,则并没有休息,而是在凌晨1 时,紧急召见了印尼驻华大使潘尼迦,通过他给美国政府传达口信:

美国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管。

口信传完之后,就是战争准备时间了。

辛劳数天的毛主席,终于在下定决心之后,可以安然入睡了。

一个饱经磨难的国度,也将在他老人家带领下,进行一场立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