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对于芬太尼这种止痛药,在中国早就是管制类药品,可反观美国,却有不少将其当作“新型毒品”使用。

可在7月16日,特朗普举起一张14岁男孩的照片,照片中少年笑容灿烂,但是却因过度吸食芬太尼而去世。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当男孩母亲站在总统身旁低声啜泣时,特朗普却面对镜头向他承诺:“我相信,中国会把这些毒贩判处死刑的”。

那么,特朗普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承诺?难道小孩过度吸食与中国有关?

美国芬太尼灾难实景

就在当天,特朗普签署了《停止芬太尼法案》,将芬太尼相关物质永久列为第一类管制药物,规定非法贩运者最低面临10年刑期。

要知道,芬太尼本是医疗领域的强力止痛剂,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医学界在左翼思潮影响下,就将“消除疼痛定义为基本人权”。

这时候药企趁机推波助澜,那就是普渡制药通过资助“美国疼痛学会”,将“无需忍痛”包装成现代医学进步的象征。

其明星产品奥施康定,通过贿赂FDA审查官柯蒂斯·赖特博士快速获批上市,而且赖特在审批期间多次与药企密会,更是在离职后,立即加入普渡担任高薪顾问。

这也就导致奥施康定处方量从1999年7600万张飙升至2017年2.19亿张,不过当骗局败露、普渡制药2020年支付83亿美元罚款破产时,美国已深陷阿片泥潭。

而药企转而向止痛药添加芬太尼(药效是吗啡的100倍),成本低廉且更易致瘾,最终通过正规医疗渠道流入美国家庭。

这原本是用于癌症晚期患者临终镇痛,却在美国却成为“死神快递”,2023年全美10.7万吸毒死亡者中,7.5万死于芬太尼,占比超70%;2024年死亡数更是攀升至12万。

特别是在美国街头,随处可见诡异景象,那就是人们将身体扭曲成怪异形状,如同被冻结的雕塑,而这并不是什么行为艺术,反而是“芬太尼折叠”,也就是过量吸食后的生理反应。

根据吸食者描述:“会像在课堂上睡觉一样舒服,进入毫无知觉的睡梦状态”,但当药效退去时,吸食者就会出现剧烈肌肉疼痛、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飙升等不适状态,甚至还将面临猝死风险。

所以为了逃离痛苦,受害者只能再次吸食,形成“疼痛-吸食-更痛-再吸食”的死亡闭环,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毒品泛滥”。

中美禁毒的冰火两重天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面对这样的问题发生,特朗普却声称“中国提供了大部分甚至全部运往美国的芬太尼”。

但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海关查获9670公斤非法芬太尼,90%以上来自墨西哥,而中国合法生产的芬太尼仅100公斤,其中80%销往东南亚,对北美出口量为零。

况且中国早在2019年5月,就全球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物质,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统,所有芬太尼存放在医院双层保险柜,由资深医师严格审批使用。

特别是在实施后3-5个月内,美国芬太尼过量致死人数就开始断崖式下降20%-25%,相当于每月挽救200-250人生命。

但特朗普却在2025年2月,以中国“未兑现打击芬太尼承诺”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提高至20%。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中国宣布7月17日生效新的芬太尼前体出口管制时,特朗普同步签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将中国合作曲解为“迫于美国压力”的让步。

这种矛盾也在7月16日的白宫仪式达到顶峰,那就是特朗普一边“感谢中国在打击芬太尼非法贸易中的贡献”,一边指责中国发动“致命的化学战争”,要求中方判处毒贩死刑。

最为主要的是,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对华“甩锅”,在2025年4月,他发布三张海洋垃圾照片称是“中国的礼物”,随即被网友戳穿,毕竟照片分别摄于印度尼西亚、洪都拉斯,最后一张甚至是合成图,而且2020年,他更是将新冠病毒标签为“中国病毒”。

不过面对特朗普的“死刑外包”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次日也是作出清晰回应:“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毕竟,中国过去几年向美方提供数万条涉毒线索,截停数十吨可疑化学品,甚至还邀请美国缉毒官来华培训,而且中国对于芬太尼的管控力度,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年07月17日关于中方回应特朗普涉芬太尼言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7月17日关于提起芬太尼,特朗普又改口:中国帮了大忙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7月17日关于特朗普称中国将判处这类人员死刑,外交部回应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直新闻2025年07月18日关于美国怎么还在尬聊“芬太尼问题”?丨北京观察的报道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