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清晨,印度海军“德里”号导弹驱逐舰、“基尔坦”号反潜护卫舰和“沙克蒂”号补给舰驶入黄岩岛以东200海里海域。 这支舰队7月30日从印度东部基地出发,航行四天后与菲律宾海军会合,启动两国首次联合军演。 菲律宾派出两艘主力护卫舰——“何塞·黎刹”号和5月刚服役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舰上搭载的“米卡”防空导弹射程仅12公里,实战能力有限。 演习地点距离中国实际控制的黄岩岛仅十余公里,但全程未敢进入12海里领海范围。

军演背后的“武器展销会”

军演科目暴露真实意图。 双方仅进行通信演练、编队机动和海上搜救,避开了敏感的火力对抗项目。 印度特意使用“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实弹射击——这正是菲律宾2022年耗资3.75亿美元采购的同款武器。 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在演习现场宣布:“我们正洽谈购买印度‘阿卡什’防空系统。 ”若交易达成,印度对菲军售总额将突破6亿美元。 新德里电视台直言,此次行动本质是“向东南亚客户展示武器兼容性”。

马科斯的访印“政治秀”

同一时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印度新德里与莫迪握手合影。 这是2007年以来菲律宾总统首次访印,恰逢两国建交75周年。 马科斯宣称要“深化海上安全合作”,双方签署6项协议,涵盖科技、法律及防务领域。 然而菲律宾外交部披露,印度承诺的5亿美元防务信贷实际拨款不足30%,此前计划的汽车组装厂、化肥项目均因印方资金短缺搁浅。 民调显示,马科斯国内支持率已跌至执政最低点,副总统莎拉支持率反超他15个百分点。

印媒叫嚣“让中国付出代价”

印度学者拉梅什·拉姆昌德兰在社交媒体宣称:“军演是为报复中国支持巴基斯坦! ”这一论调源于5月印巴空战——巴方凭借中国歼-10C战机击落印度米格-21,令印军蒙羞。 印度驻菲大使贾恩更在军演现场鼓吹“维护基于规则的海上秩序”,暗示支持菲律宾南海主张。 但战略层面暴露分歧:印度拒绝向菲提供射程超300公里的导弹,避免直接卷入冲突;菲律宾则企图借军演坐实2016年南海非法仲裁。

中国军舰五公里抵近监控

8月3日上午10时,菲律宾空军一架C-208B侦察机发现异常:距菲舰26海里处,中国052D型驱逐舰“呼和浩特”号正在巡航;24海里外,054A护卫舰“巴彦淖尔”号同步逼近。 菲舰搭载的媒体记者目击到:两艘中国军舰始终保持在视距范围内,最近距离仅五公里。 与此同时,黄岩岛潟湖入口处,中国海警4203舰用中英双语喊话驱离菲方船只:“此处是中国领海,立即离开! ”南部战区证实,当月已在黄岩岛完成三轮执法行动,日均巡逻超12次。

印度军舰的致命短板

参演印度舰艇暴露战力缺陷。 “德里”号驱逐舰服役26年,雷达探测距离仅200公里,不及中国052D的400公里覆盖范围;“基尔坦”号护卫舰排水量仅3000吨,火力配置薄弱。 更尴尬的是,印度东部舰队基地距黄岩岛超3000海里,演习后所有舰艇必须停靠新加坡补给休整。 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返航后坦言:“没有意外发生,但有阴影笼罩着我们。 ”印媒吹嘘的“威慑行动”,最终因中国电子侦察船全程监听被迫转入通讯静默。

莫迪的军火生意算盘

军演背后是印度军工扩张野心。 2024年印度武器出口额达15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十倍,南海周边成重点市场。 演习前一周,印度刚与越南签署7亿美元“布拉莫斯”导弹合同,射程覆盖中国西沙群岛。 但菲律宾采购的首批导弹问题频出:2024年试射时因制导故障坠海,印度技术团队紧急赴菲检修。 专家指出,印度军工品控薄弱,德里舰主炮曾在演习中卡壳,此次远航实为“高风险广告”。

黄岩岛的立体防御网

中国在南海的布防令菲印军演束手束脚。 永兴岛部署的轰-6K轰炸机携带长剑-20导弹,射程覆盖整个南海;永暑礁雷达站实施24小时全域监控。 8月4日,南部战区组织歼-16挂弹巡航,052D驱逐舰首次在南海亮出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涵盖演习海域。 菲律宾海警发现,中国海警船队配备舰载直升机及无人机集群,形成海空立体监控网络。

外交博弈的明暗线

8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领土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谈判解决,第三方不应介入。 ”同日,印度外交部在联合声明中删除提及“南海仲裁案”措辞,仅模糊支持“海上安全”。 马科斯在印度国会演讲时突称“菲律宾欠美国的”,被解读为向传统盟友表忠心。 但美国对菲承诺早已动摇:特朗普4月拒绝为菲南海主张背书,告诫马科斯“做对本国有利的事”。

军火交易的现实困境

菲律宾对印度武器的依赖面临挑战。 “布拉莫斯”导弹需特定发射车配合,而菲军现有卡车无法承载,首批导弹至今封存仓库;拟购的“阿卡什”防空系统需搭配以色列雷达,但印度未获技术转让许可。 更严峻的是,美国对印度钢铝加征19%关税,导致印企对菲投资项目资金链断裂。 菲贸易数据显示,2024年菲印贸易额虽增8.6%,但总量仅相当于中菲贸易的1/20。

(全文共21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