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亲信献策:俄罗斯急抱中国大腿,但未来还想拉拢美国
俄罗斯高官突然放话要与美国合作开发北极,暴露了普京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险棋。一边用十年免税、军事共享拉拢中国,一边又偷偷给美国递橄榄枝。 这种“双轨外交”背后,是俄精英层“宁可投降美国也不愿给中国打工”的心态在作祟。
普京最近在远东划了五个“国际超前发展区”,其中最扎眼的是中俄边境的黑瞎子岛。 俄方给中国企业开出一堆诱人条件:十年免企业所得税、老板信息绝对保密、地方政府不准插手经营。 这些政策明摆着是针对西方制裁的软肋,让中国企业能放心投资,不用担心被美国卡脖子。
但现实问题一大堆。 黑瞎子岛那边连条像样的铁路都没有,运货全靠颠簸的公路和看天吃饭的水路。 更麻烦的是,远东人口流失像开了闸,去年就跑了7万多人。 餐馆老板就算加钱也招不到工人,连中亚劳工都嫌卢布汇率波动太大不肯来。
军事合作倒是搞得热火朝天。 中国海军的“绍兴舰”“乌鲁木齐舰”和一艘柴电潜艇悄悄开进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老巢,海参崴。 这次“海上联合-2025”演习玩得挺大,中国潜艇躲过了美日韩的侦察网,直接钻进了日本海。 中俄还共用训练设施,连救援核潜艇的“西湖舰”都出动了,吓得日本媒体嚷嚷“这是要收复我们吗? ”
俄罗斯把海参崴的主泊位都对中国开放,这种信任程度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要不是被西方制裁逼到墙角,普京哪会这么大方。
钱的事儿更绝。 俄罗斯卖石油给中国,结算几乎全用人民币。 俄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份额从打仗前的1%飙到99.6%,街头小贩收人民币都不稀奇。 中俄银行还偷偷搭了条直连支付通道,完全甩开SWIFT系统。 特朗普那边喊着要切断美元交易,这边两国早就跑没影了。
普京玩的是两手策略。 他嘴上喊着“中俄一家亲”,背地里却总给美国留门缝。今年2月突然抛出个150亿美元的俄美合作计划,要拉美国一起开发顿巴斯的稀土矿和西伯利亚铝厂。 这招够狠,美国高科技产业最缺稀土,而特朗普正愁怎么拉动经济。
但普京的真实算盘在地缘政治上。 只要美国点头合作开发顿巴斯矿产,就等于变相承认俄罗斯对乌东的主权。 最近普京心腹德米特里耶夫又放风说要和美国搞北极合作,因为那儿藏着全球30%的天然气和1600亿桶石油。 气候变暖让北极航道越来越重要,俄罗斯盘算着靠中国开发资源,再拉美国入伙分蛋糕。
俄罗斯内部可没这么齐心。 不少精英觉得“投降可以,但只能投降美国”,让他们“给中国打工”比吞苍蝇还难受。 这帮人拼命向美国示好,结果美国开条件:“想合作? 先离中国远点! ”直接把俄罗斯整不会了。
普京心里门儿清。 他一边催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赶紧修,等通了气对华供应量能翻倍;另一边在军事技术上咬牙让步,主动拿S-550防空导弹技术换中国的芯片和人工智能。 这么干既解了技术饥渴,又给国内那帮亲美派留点面子,好歹维持着“中俄平等”的表面文章。
特朗普政府现在焦头烂额。嘴上喊着要对买俄油的国家加征关税,点名中国、印度、巴西可能吃“二级制裁”,可国内自己先吵翻了。 军工集团怕稀土断供,农业州担心大豆遭报复,华尔街警告制裁会推高通胀。 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啥狠招也没使出来。
更让美国憋屈的是战略自相矛盾。 既想摁住中国崛起,又要孤立俄罗斯,结果把俩对手逼得抱团取暖。 去年中俄贸易额冲到2448亿美元,占俄罗斯GDP近10%。 现在巴西用人民币买俄罗斯化肥,伊朗拿人民币换石油,欧洲企业囤人民币避险,单极霸权这套玩不转了。
最近美俄关系更是剑拔弩张。 特朗普连发三道停火通牒,最后把8月8日设为死线,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还派核潜艇逼近俄罗斯海域。 普京的回应是量产“榛树”高超音速导弹,直接部署到白俄罗斯。 梅德韦杰夫更狠,搬出苏联时代的“死亡之手”自动核反击系统吓唬人。
不过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马上出来降温,说“不认为这是核紧张升级”。毕竟俄罗斯真正的算盘是让美国减少军援乌克兰,不是真要撕破脸。 两边核弹头加起来能毁灭地球十次,谁也不敢真扣扳机。
这场大国博弈就像在薄冰上跳探戈,每一步都得掂量轻重。 普京的“双轨外交”能走多远,还得看中美俄三方怎么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