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防空车“有多猛”?近防炮装在卡车上,填弹还要爬楼梯
2020年2月,印度国防部高调宣布研发了一款“全球首创”的陆基防空武器:AK630近防炮架在塔塔卡车上,号称能拦截3马赫导弹,时速60公里。消息一出,全球军事论坛炸锅——这玩意儿真能打仗?更魔幻的是,印度军方坚称“和美国思路一致”。一边是网友嘲讽“移动铁塔”,一边是官方嘴硬“技术领先”,这场荒诞剧背后,究竟是一场军工闹剧,还是一次被逼无奈的“魔改”求生?
冲突从一张照片爆发:锈迹斑斑的AK630炮塔像电线杆般杵在卡车货厢,炮管歪斜,梯子悬空,活像工地脚手架焊上了机关枪。印度网友自嘲:“这装备唯一的杀伤力是士兵爬梯子时摔断脖子。”但国防部反击:“美国‘陆基密集阵'也是舰炮搬家!”可美军用的是全自动火控系统,印度版却连雷达都没装——用肉眼瞄准超音速导弹?更讽刺的是,研发团队最初想抄袭俄罗斯S-400,却因买不起牵引车,最终选了2.5万元一辆的塔塔卡车,理由竟是“这车曾撞翻过装甲车”。
时间倒回2019年情人节,印度陆军在西部边境演习中炫耀“纳格”反坦克导弹,结果遭皮卡自杀式袭击,45名警察因不会用灭火器被烧死。军方震怒,派幻影2000越境轰炸,反被击落两架。调查发现对手使用了H4导弹,防务局连夜接到死命令:一年内造出移动反导系统。
预算仅够买民用卡车,技术储备为零,研究员们抓秃了头。直到新人提议:“把航母上生锈的AK630拆下来!”海军暴怒:“我们航母就剩这门炮能用了!”双方撕扯数月,最终国防部拍板:拆!但没人敢问——这门苏联时期的老炮,上次维护还是1998年。
样机亮相后,国际军事专家集体沉默。英国《简氏防务》委婉评价:“创意独特。”俄罗斯工程师算了一笔账:每分钟5000发射速,备弹仅够打12秒,之后需徒手爬5米高装弹——敌方导弹可不会等你系安全带。更致命的是,塔塔卡车载重仅3吨,AK630开火后坐力足以让整车侧翻。印度网民调侃:“这装备唯一的战术价值是当路障。”
军方却突然公布“成功拦截3马赫靶弹”视频。眼尖者发现:靶弹飞行轨迹笔直,速度不到1马赫,且画面明显加速播放。面对质疑,防务局长辩解:“测试条件有限,但理论数据达标。”
2021年,印度陆军咬牙采购20套,部队验收时却曝出惊天丑闻:炮塔焊接缝能用手指掰开,卡车油门踩到底才跑35公里——比国防部承诺的60公里慢近半。士兵投诉:“开火时驾驶室震得像地震,仪表盘螺丝全崩飞。”
更打脸的是,美国雷神公司突然公布真·陆基密集阵系统:全自动雷达锁定,360度旋转炮塔,单价3亿美元。印度网友崩溃:“我们花300万美元就买了个卡车焊铁塔?”防务局紧急“技术升级”,给炮塔刷上新迷彩,宣称“隐身性能提升200%”。
2022年边境冲突中,该武器首次实战部署,结果因高原缺氧,炮台电路短路自燃。士兵试图灭火时,梯子螺栓脱落砸伤三人。军方紧急叫停部署,转而采购以色列“铁穹”。但防务局坚称:“失败是因士兵未按手册操作——第17章明确规定,射击前需念诵梵文祈福咒语。
印度军工的魔幻现实主义永不过时:用撞翻装甲车的民用卡车当军用车,用航母拆下的老炮当高科技,用刷油漆当技术升级。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PPT够华丽,手推车也能吹成变形金刚。最讽刺的是,这套系统唯一达标的是“印度特色”——价格不到美军同款1/100,效果也是1/100。
当印度士兵冒着枪林弹雨爬5米高梯装弹时,美国大兵喝着咖啡看雷达自动拦截——这是“因地制宜的创新”还是“拿人命填PPT”?如果“便宜货”等于“不能用”,那军费是该省在装备上,还是省在士兵头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