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如意湖广场公厕设计引发热议官方回应引发市民新思考
“你说这厕所到底在哪儿啊?转了三圈都快怀疑人生了!”一位大叔在如意湖文化广场上直挠头,旁边的大妈插话:“我寻思着这门咋还不自动开,是不是坏了?”——谁能想到,郑州市中心的会展地标,竟然被一间公共厕所难住了一群路人。近日,有网友在相关平台留言吐槽:如意湖和会展中心附近的男女卫生间分离式设计让不少人找不到北,加上玻璃感应门毫无提示,更是让人误以为“暂停营业”。问题抛出来后,官方回复却又把皮球踢回去了,这事儿究竟该咋整?
如果说城市建设是一张精致的画卷,那公共厕所绝对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小角落。可偏偏就是这些小细节,把城市温度暴露得明明白白。有网友调侃:“高铁站、商场、公园,全靠厕所指示牌救命,要不咱也给每个卫生间配个‘导游’?”笑归笑,这背后的尴尬可真不少。
采访时,一位带孩子出行的妈妈苦笑道:“娃尿急,我绕着广场跑半天,就是没看见男厕标志,还以为只有女厕开放。”另一位年轻小伙子补刀:“那玻璃门像酒店大堂一样高端,可没点提示字样,我还真不敢随便推。”类似经历并非个例。有人甚至打趣,“下次来得带指南针,不然怕迷路。”
其实,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用心”的问题。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摩天大楼有多气派,更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里。自动感应门固然科技感十足,但没有温馨提示就像请客吃饭只顾排场忘记菜单,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市民建议,在男女厕入口处贴上醒目的指示语,比如“男厕请往后走”“此门为自动开启”,简单直接,又省去大家猜谜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相关部门对此做出了回应。他们表示,该区域管理权属于其他辖区,并建议市民向更高一级单位反映诉求。这番操作,被不少网友戏称为“一问三不知”,也有人理解道:毕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群众呼声已经摆在那里,“推诿”二字总归让老百姓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再换个角度想,这种现象其实并非郑州独有,全国许多地方都曾因公共设施指示不到位而闹出乌龙。例如广州某大型商圈,就因为洗手间隐藏太深,上演过“大型迷宫逃脱”;上海外滩夜景再美,也挡不住游客抱怨找不到最近的洗手间出口。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影响着千万人的生活体验。“方便”二字,看似简单,其实最考验治理智慧和服务意识。
聊到这里,有业内人士坦言:现在各地争相打造智慧城市、文明城区,但真正能做到“小题大做”、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的不多。有时候,一个醒目的箭头、一句暖心的话,比豪华装修更能拉近人与城之间的距离。而这一切,说穿了,无非就是一句话——有没有设身处地替普通百姓考虑?
编辑走访发现,不少本地居民表示希望看到更加贴心的人性化改进措施,而不是冷冰冰的一纸回复。“咱老百姓要的是实打实的问题解决,而不是踢皮球。”一名环卫工阿姨这样说道,她每天见证着无数游客匆匆忙忙奔波于广场,只盼望哪天能够轻松找到目标地点,再不用焦虑满脸汗水四处张望。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在公共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从移动支付到智能导航,从共享单车到自助政务机,每一步创新都极大提升了生活便利性。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连基础设施上的小疏漏都无法及时修补,那科技与文明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谈?
最后回过头来看,如意湖和会展中心周边这个不起眼的小插曲,其实折射出当下中国很多超大型都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从细微之处体现关怀,用一点点改变赢得更多人的认可?是不是只有等舆论发酵、媒体曝光之后才动起来?难道我们不能主动一点,让好事变成常态而非偶尔闪光?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连最基本的方便需求都要靠猜谜才能满足,你觉得这样的智慧城市配得上你的期待吗?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