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五代机困局:俄罗斯送来30架苏57,为何国产AMCA
印度五代机困局:俄罗斯送来30架苏57,为何国产AMCA仍是死胡同?
班加罗尔机场的深夜,30架苏57撕破南亚天空的平静,印度空军却盯着图纸上延迟42%的国产AMCA叹气。
一、俄式速效药的代价
俄罗斯这次砸出“全规格交付+源代码开放”的王炸,连AL-41F1S发动机技术都打包给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但俄乌冲突下60%军工零件依赖中国,让新德里如鲠在喉——用着对手零件造的武器防对手?
这操作属实魔幻。
更扎心的是,苏57雷达反射截面0.1-1平方米,连印度自家专家都吐槽“这隐身性能约等于在雷达上贴自拍”。
二、AMCA:37年“光辉”教训重演?
AMCA项目滞后的42%进度条,活脱脱是“光辉”战机的历史重播。
当年折腾37年搞出的“国产骄傲”,如今40架里能飞的不到一半,载弹量甚至输给巴基斯坦的JF-17 Block3。
如今AMCA的“卡弗里”发动机吞掉23亿美元,推力仍差15%,而印度连T800级碳纤维都造不出,隐身涂层工艺更是抓瞎。
军工官僚体系更致命——买个螺丝要经手17个部门,等批下来战机都换代了。
三、地缘政治的降维打击
当印度在技术转让里扒拉残羹时,中巴合作已玩出体系化代差。
歼20年产量超50架,巴铁2028年前要接装60架歼35,形成“重型机+中型机”高低配。
美国此刻却突然卡脖子,担心F-414发动机技术被俄印“技术逆流”,连夜开会审查对印出口——你看,所谓国际合作,终究是生意场上的互相提防。
四、死胡同里的破局幻觉
印度防务圈吵翻天的“纯国产”执念,本质上是用口号掩盖无能。
退役上校阿贾伊·阿赫拉瓦特猛批苏57/F-35是“糟糕选择”,却回避了AMCA连风洞试验都搞不定的现实。
法国达索早就放话愿意合作,但新德里非要赌口气搞“印度制造”,结果苏57生产线还没捂热,隔壁歼35已总装下线。
结语:摔不醒的军工梦
印度空军把首批苏57怼上拉达克3200米高原,看似硬气实则露怯——高原低温下俄制发动机掉推力的老毛病,HAL连修都没学会。
看透这一切的巴基斯坦人早看开了:“有歼35够用了,国土就这点大,要啥歼20?”
而新德里的精英们还在会议室里吵AMCA的PPT配色,这画面,啧。
#图文打卡计划#